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04|回复: 0

成功实现挑战必须经历三大阶段

[复制链接]

16

主题

0

回帖

539

积分

高级会员

积分
539
发表于 2025-3-27 08:16:4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吴子风 于 2025-3-27 08:20 编辑

在创业的征程上,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,我们常常会发现,那些真正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,无一不是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往往需要跨越三个关键阶段。每一个阶段,我们所需倚仗的内在力量各不相同。遗憾的是,许多人未能洞察这种差异,导致本可触及成功的梦想,最终因后劲不足而夭折。

其实,无论我们投身于何种事业,我们的体力、心力和脑力,这三者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撑着我们的每一步前行。

之前,我做了一张关于体心脑的海报,帮你理解体心脑的内涵:

2025年3月27日精力管理的艺术:体·心·脑的平衡.png

从海报我们或许可以看出,体心脑的真实含义:

,即体力,是基础生理机能,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源泉,是一切行动的基础,体力决定持续输出的物理能量。

,即毅力,是精神信念系统,它源自我们内心深处的信仰与信念,包含意志力、抗压性与目标感,是我们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。

,即思维,是认知操作系统,它涵盖了我们的策略思维、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。是我们解决问题、开拓创新的利刃。

从体、心、脑这三者在行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看,我们可以将成就一件事的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:

第一个阶段:体力驱动期(挑战的0-30%进程):体力主导,心力和脑力次之。

在挑战启动初期,或当我们将触角初次伸向一个未知的领域,开启一段新的征程时,往往无需过多的技巧与坚韧的意志,仅凭充沛的体力便能支撑我们稳步前行。

以一场一百公里的徒步旅行为例。在出发的初期,我们怀揣着满腔的热情与活力,无需过多的技巧,也不需要强大的意志力,仅凭自身的体力,就能轻松地迈出每一步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在这个阶段,徒步几个公里,甚至二十几公里,都只是小菜一碟,凭借体力便能轻松应对。

然而,这个阶段的轻松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掉以轻心。因为随着旅程的深入,体力的消耗是不可避免的。如果我们未能及时调整策略,那么,原本看似简单的任务,也可能变得异常艰难。

第二个阶段:脑力赋能期(挑战的30-70%进程)脑力为主,体力和心力次之。

随着我们一步步深入,体力逐渐消耗,前行的脚步开始变得沉重。在这个阶段,仅靠蛮力已经无法继续推进我们的目标,我们必须依靠智慧来寻找更高效的方法和技巧。

还是以那场一百公里的徒步旅行为例。前三十公里,我们或许还能凭借体力轻松应对。但当中间的四十公里摆在面前时,体力已经消耗大半。此时,如果我们仍然盲目地向前走,而不去思考如何节省体力、如何科学地分配剩余的精力,那么,我们很可能会半途而废。

在这一阶段,脑力的作用开始凸显。我们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,去分析当前的形势,去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。比如,采用"间歇补给法":每五公里补充电解质,每两小时更换步行姿态,通过科学管理将残余体力转化出150%的效能。

通过这些方法和巧妙的技巧,我们可以在体力消耗与恢复之间找到平衡点,从而调动身体的潜能,继续前行。

然而,现实中,许多人恰恰是在这个阶段栽了跟头。他们要么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,无法找到正确的方法;要么在方法的选择上犹豫不决,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。最终,原本可以实现的目标,也因为方法不当而功亏一篑。

第三个阶段:心力决胜期(挑战的70-100%进程)心力为主,脑力和体力次之。

当旅程进入最后的阶段,身体的疲惫已经达到了极限,大脑的思维也变得迟缓。此时,体力和脑力都已经无法支撑我们继续前进。唯一能够依靠的,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那股毅力。

对于那场一百公里的徒步旅行来说,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,这是一场极限的挑战。即使是一个马拉松冠军,在面对如此漫长的路程时,也会感到无比的压力。因为,无论你的身体多么强壮,体力多么充沛,方法多么科学,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消耗后,你的体力和脑力都会达到极限。

此时,心力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。只要你拥有坚定的毅力,相信自己能够成功,只要你还能坚持,那么,你就还有成功的希望。

然而,现实往往令人遗憾。在那些本可以成功的候选人中,大多数人并非因为体力或脑力不足而失败,而是因为心力不够。他们在最后的关头,选择了放弃,将成功的机会拱手让人。

因此,那些对你来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,必然要经历这三个阶段。短期目标的实现,体力是关键;中期目标的达成,既需要体力,也需要脑力;而长期目标的实现,则不仅需要体力和脑力,更重要的是心力。


以上三个阶段,是我从两段充满挑战的经历中总结出来的。

第一段经历,发生在2025年春节期间。

当时,我计划了一次两天一百公里的徒步旅行,每天五十公里。在出发前,我做了充分的准备,从装备到路线,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。然而,现实却给了我一个沉重的打击。

在第一天的行程中,当走到最后二十公里时,我的脚底起了泡。起初,泡并不大,对行走的影响也不大,所以我并未在意,继续前行。然而,随着行走的继续,泡越磨越大,最后在最后两三公里时,泡自己破了,脚底的疼痛几乎让我无法继续行走。

此时,体力已经消耗殆尽,之前依靠走走停停的方法也已经失效。天已经黑了,只有到达目的地才能休息和住宿。所以,我必须坚持走下去。这最后的两三公里,完全是靠毅力在支撑。最终,我成功地到达了目的地。

2025年3月27日100公里徒步挑战.jpg

第一天的徒步结束后,我不得不取消了第二天的计划。但在回程时,却发现道路并不通畅。为了能够顺利返回,我还是坚持走了二十公里。

虽然这次徒步旅行的挑战未能完全实现,但这次经历却让我对体、心、脑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。

第二段经历,是我最近规划的一次200公里的骑行挑战。

相比徒步,骑行的速度要快得多,一般是徒步的三到五倍。因此,我规划了一天的时间来完成这次挑战,从速度上看,这个计划是合理的。

骑行的过程相对顺利。去的时候,顺风,四个多小时就骑行了一百一十公里。回来的时候,逆风,这对体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。但最终,我还是坚持了下来。

2025年3月27日220公里骑行挑战.jpg

这次骑行挑战的成功,让我更加坚信,无论是体力、脑力还是心力,都是可以通过挑战和磨炼来增强的。

这两次挑战的经历与思考,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。希望我的感悟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。

对于管理者或职业经理人来说:

体力的提升,依靠的是合理的规划和长期的锻炼。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,才能为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。

脑力的增强,则需要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。在我的《管理者必修课》中,有许多关于思维方式、专业技能和行为准则的内容,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。

心力的培养,则需要通过不断地挑战自我,积累小的胜利,逐步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。毅力是在一次次的磨炼中增强的。所以,我建议你每年至少给自己设定一个挑战目标,通过实现这些目标,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心力。

希望我的这些感悟,能够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。

高级模式
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|上传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求存网 ( 豫ICP备2025129386号-1 )

GMT+8, 2025-8-4 23:33 , Processed in 0.072304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关于求存网

助力个人和组织走向可持续发展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