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处理各种事情时,当老板或领导的人会遇到很多头疼的问题,这些问题就像一大堆纠缠在一起的线团,包括要管理的人、要做的事,以及周围的各种环境因素。这些就像是我们现代这个大工厂、高科技时代的复杂大机器上的零件。所以,作为一个老板或领导,得把这些零件都摸透了,然后把它们巧妙地拼成一个能运转的系统,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,成为一个厉害的领导者。
现代新兴科学,比如运筹学、系统论、信息论、控制论,它们就像给领导们提供了一套高级的工具箱。比如说,运筹学里的那些网络图和关键路径,就像是领导们用来规划的大棋盘,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
一个领导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些工具,就能让手头的各种资源,比如人、财、物、时间和信息,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,避免浪费。这些资源就像是领导在规划时要考虑的各种“棋子”。以前,人们觉得管理主要就是搞定人、财、物这三样;后来,又加入了信息和时间,变成了五样;再后来,又加入了士气和方法,变成了七样。这种对管理要素的不断丰富,说明当领导这活儿是越来越有挑战性了,也说明我们对领导工作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。
首先,运筹的对象:人。
对于管理者来说,搞定人的问题是最难啃的骨头。人既活跃又变化多端,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,这些都是让事情变得复杂多变的因素。说到底,现代的领导和管理学问,大部分都是在围着这个既复杂又关键的人的问题展开的。
现在,有很多领导和管理的方法,比如人际关系理论、X-Y理论、行为科学理论,还有现代的系统管理理论,它们都想办法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量化、规范化,而且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。但是,想要彻底搞懂人的本质,咱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就像战争的输赢、商场的竞争结果、政府政策的成效,这些都很难100%预测准确。运筹的方法呢,只能帮我们摸索出一些大致的规律,但想要精确预测,还是有一定难度的。
第二,运筹的对象:财和物。
财和物跟人比起来,算是比较好把握的,但要想让它们发挥最大作用,还是得有聪明的办法。举个例子,韩国在1967年到1971年这段时间,也就是他们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,遇到了钱不够用、外汇紧张的大难题。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,韩国政府拉了个大团队,里面有副总理、部长们,还有技术专家。他们根据韩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和资源情况,设计了五个经济模型来帮忙:
1.第一个模型是“投入-产出协调模型”,就像是在搭配食材做菜,得让各种投入和产出搭配得当。
2.第二个是“中期大经济模型”,主要是看看国家的总收入、大家的花销和贸易能不能保持平衡。
3.第三个是“短期稳定性模型”,这个模型就像是家庭预算,得考虑怎么分配钱,钱从哪里来,还要注意会不会有物价上涨的问题。
4.第四个是“钢铁和石油部门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”,这个有点像是在检查是不是该投资建个大工厂或者炼油厂。
5.最后一个是“地区平衡的线性规划模型”,就像是在给各个地区分配资源,让它们都能发展。
通过这些模型的帮忙,韩国政府把钱和资源好好地安排了一下,结果他们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了韩国经济起飞的关键时刻。在那段时间和之后的几年里,韩国的经济每年都以差不多10%的速度增长,出口的收入每年更是增加了40%。这个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,做对了决策和规划,对经济的推动可是非常重要的。
第三,运筹的对象:时间。
对于管理者来说,时间就像是一切活动的生命线,非常重要。时间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一去不复返,这也让时间的价值变得无比珍贵。
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泰勒,他就特别看重时间。泰勒提倡科学管理,主要就是研究怎么在工厂里让工人干得更快更好。他通过实验,制定了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,然后训练所有工人按照这个流程来干活,还设定了比较高的工作目标。这套方法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,也证明了时间的重要性。
另一个管理专家德鲁克也说过:“不管是在领导、决策还是行动上,时间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。领导者得考虑现在和将来,短期和长期。如果为了眼前的小利,损害了长远的目标,甚至不惜牺牲未来,那这样的领导是不成功的。为了不确定的未来,让现在面临巨大风险,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的领导者该做的。这样的领导成效是虚假的,是用未来换来的。如果领导决策不能同时照顾到当前和未来的利益,那这个决策就是有缺陷的。”
所以,管理者在运筹的时候,得像走钢丝一样平衡现在和未来。他们得让现在的活动取得成果,因为没有现在的成功,未来也不可能成功。同时,还得为未来的成就、发展和变革打下基础,否则就会影响到人、财、物这些要素在管理活动中的有效运用。
第四,运筹的对象:信息。
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特定表述,虽然它不是事物本身,但能告诉我们这个事物长啥样,有啥特点。信息有很多重要的特性,咱们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:
1.普遍性:信息在自然界里到处都是,无处不在。
2.无限性:信息的数量多到数不清,永远也挖不完。
3.相对性: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东西,可能会得到不同的信息。
4.转移性: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方传递。
5.变换性:信息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。
6.有序性:信息在传播的时候,是有一定顺序和组织形式的。
7.动态性: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。
8.转化性:信息可以变成其他的东西。
9.共享性:信息可以在一群人之间分享。
10.可开发性:信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挖掘和使用。
11.时效性:信息只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。
对于管理者来说,信息的共享性、无限性、可开发性和时效性是最重要的。用好这些特性,能帮助管理者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做出更好的决策,获得竞争优势。
在决策和运筹的过程中,管理者得把上面提到的这些要素都考虑到。忽略了任何一个,都可能导致管理活动的失败,所以千万不能大意。
在运筹活动中,管理者得考虑的因素有很多,而且这些因素都不是单独存在的,它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。要想做好全面的管理,管理者得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:
首先,运筹活动得按照系统原理来。
要想达到高效管理的目标,管理者得用系统理论来好好分析一下自己的管理工作,这就是我们说的系统原理。
会员专属课程,请开通会员后学习